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益新闻 > 正文

太平鸟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大增 股价却连跌两天

  • 2023-07-11 18:20:23 来源:红星资本局

红星资本局7月11日消息,7月9日晚间,太平鸟()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 89%左右,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3480%左右。

公告发出后,7月10日,太平鸟股价大跌%,7月11日继续下跌%。

为何预增公告反成利空消息?


(资料图片)

上半年利润大增

但二季度扣非净利率低于市场预期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太平鸟的扣非净利润能同比增加3480%左右,与2022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的基数低有关。

2022年上半年,太平鸟扣非净利润为万元,同比下降%。而今年上半年太平鸟的扣非净利润其实不及2021年同期,当时其扣非净利润达亿元。

对于2022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下降原因,太平鸟解释称,受国内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上半年零售业绩欠佳,零售同比出现下滑,导致营业收入、销售毛利同比相应下降。另外,公司直营店铺租金、员工薪酬等固定性费用较大,零售业绩的下滑导致公司扣非净利润出现较大下降。

红星资本局还发现,太平鸟上半年的业绩虽同比大增,但其中多是一季度的成绩。

上半年,太平鸟预计归母净利润为亿元左右,扣非净利润为亿元左右。而据其2023年一季报,其归母净利润为亿元,扣非净利润为亿元。可见,其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不到四千万,扣非净利润更是不到两百万。

同时,太平鸟长期靠政府补助撑起净利润水平。2022年上半年,其收到的政府补助达亿元,其归母净利润为亿元。今年一季度,太平年还收到了万元的政府补助。

华西证券7月10日指出,太平鸟二季度扣非净利率低于市场预期。

营收不断下滑

太平鸟实施收缩策略

据预增公告,太平鸟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左右,预计同比减少14%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开始,太平鸟的营收就在不断下滑。

2022年,太平鸟营收为亿元,同比下降%。2023年一季度,太平鸟营收同比减少%至亿元。

华西证券指出,收入下降和门店调整及严控折扣有关。一是公司主动严控折扣、减少促销;二是公司仍在门店调整阶段,预计Q3有望恢复至加盟净开店;三是二季度天气偏冷等情况影响终端客流。

据了解,太平鸟近两年在实施收缩策略。

门店数上,2021年,太平鸟突破5000家门店,从2020年的4616家增至5214家。而在2022年,太平鸟的门店数又回落至4600家上下,其中直营店净减少189家,加盟店净减少354家。

除了闭店,太平鸟还在2022年缩减了多项费用,消售费用同比下降%,管理费用同比下降%,研发费用同比下降%。在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中,太平鸟表示公司经营费用同比下降 15%,对利润增长贡献较大。

同时,太平鸟还在主动收窄零售折扣。2023年一季度,太平年的零售折扣率改善10个百分点以上,带动毛利率同比上升个百分点至60%。今年上半年,太平鸟表示持续提升零售折扣率,销售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

不过,太平鸟此前一直被诟病“价格贵”。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一套春装下来1268,真的买不起”“大衣动辄2000多,问是纯羊毛吗?不是”“款式偏年轻化了,标价比以前更贵了”等评价都反映出这一问题。若是不解决定价与消费者心理预期不匹配的问题,零售折扣收窄后,面临的恐是销售额的持续下滑。

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鞋服行业分析师程伟雄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品牌力、产品力都是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如何充分理解年轻一代的消费市场,如何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都是摆在太平鸟面前的迫切问题。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标签:

推荐阅读

太平鸟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大增 股价却连跌两天

红星资本局7月11日消息,7月9日晚间,太平鸟()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

国网芜湖供电公司:凝聚攻坚合力 引领电网建设驶入“快车道”

“今年上半年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党组织有战斗力,党员队伍强

月折旧率计算公式直线折旧法 月折旧率计算公式

1、1 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

入伏首日厦门市民纷纷趁热打“贴” 医生提醒

“三伏贴”又称三伏灸,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而发明的一种外用的贴敷

超声电子: 超声电子关于对控股子公司汕头超声印制板(三厂)有限公司增资的公告

超声电子:超声电子关于对控股子公司汕头超声印制板(三厂)有限公司增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公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助学扶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