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上,来自中国工程院、美国国家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的12名中国籍及外籍专家,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知名侨胞等各界嘉宾聚焦当前数字经济领域发展热点,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良策、出实招。
去年以来,汕头提出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全力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专家们纷纷表示,借此大会的契机以及已有的政策红利和设施资源,汕头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正当其时,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条件成熟,将助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目标的实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
汕头具备侨乡和基础设施优势
“汕头将发挥侨乡和国际通信基础设施优势,打造国际数字经济合作创新枢纽和数字经济对外开放服务华侨的国家级平台。”
“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汕头召开,释放了三大信号。”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李沛霖认为,首先国家坚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构建数字中国的战略导向没有变,汕头未来将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程,成为粤东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领军力量。其次,国家将持续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汕头将发挥侨乡和国际通信基础设施优势,打造国际数字经济合作创新枢纽和数字经济对外开放服务华侨的国家级平台。再次,国家将坚定不移推进国内数字经济安全治理体系与国际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程,汕头未来将在数据安全基建、数字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中持续发力。
李沛霖关注到,大会中有三大论坛主题围绕数据治理开展,这表明国家对数据安全、数字治理的高度重视。他指出,数据交易、数据确权、反垄断等是当前数字治理热点话题,而数据的特殊性也使得数据充分流通使用、数据主体权益保障和数据安全往往难以同时实现。此外,全球经济系统运行中的数据跨境流通也同样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因此,如何寻求经济发展与数字治理的均衡点将是未来探究的重点。汕头未来在数字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进程中应不断加强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基于实践不断为国家数字安全治理体系构建贡献力量。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素斌表示,“十四五”时期,汕头“迎头赶上”的机遇前所未有,应主动把握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契机,充分发挥汕头的资源禀赋与特色优势,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核心,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培育新动能,全力推动各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杨建波认为,此次大会立足汕头、聚焦广东、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将发挥汕头“侨乡”优势,为我国探索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模式提供坚实支撑。数字经济时代扩大了贸易的规模以及降低了国别之间的贸易成本,汕头具有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优势和华侨之乡优势,有利于发展跨境电商的数字经济产业,在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具有较大优势,以数字化赋能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有助于培育经济创新发展新动能。
2
数字经济将提升区域创新水平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支撑汕头建设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新时代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李沛霖称,发展数字经济,对于增强汕头以及整个广东经济韧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增加投资和就业机会、实现消费升级等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表明,数字经济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进步具有明显作用。”李沛霖以北京数据为例,2021年8月,北京市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并发布实施方案,数字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速。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2.2万亿元,继2018年首次突破万亿规模后,仅用3年时间又翻了一番,占全国比重达到25.7%,产业规模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
李沛霖关注到,目前汕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47.74%、47.75%,主要行业为工业(39.98%)、批发和零售业(10.43%)、房地产业(9.46%)等,且工业主要为纺织服装、玩具等,且多处于微笑曲线制造端,产业层次相对较低,“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不断推动汕头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程,增强产业结构韧性。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支撑汕头建设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新时代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李沛霖指出,数字经济要求企业增强用户联系并积累用户数据,并不断更新生态核心技术以保障价值的高效供给,这将使得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提高创新速度。其次,大数据和数字技术为企业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有助于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和政策的完善,进一步吸引创新主体流入和创新资源集聚,让区域创新水平得以提高。
同时,李沛霖还指出,数据优势为企业能够直接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便利,进一步使企业实现“按需定产”的智能化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为企业积累了大数据优势,“长尾需求”得以挖掘,个性化、多元化生产服务成为趋势所在。
3
发展以“侨”为特色的数字经济
“汕头可依托5G网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云计算中心等,打造东南亚数字经济信息服务平台。”
数据显示,2021年,超过1.5亿户市场主体总量中,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新设企业383.8万户,同比增长15.8%,占新设企业总量的42.5%,以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网络主播等为主体的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人。
“这表明数字经济对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创业活动、增加就业机会具有重要作用。”李沛霖解释道,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传统金融“嫌贫爱富”的特性,普惠金融为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甚至个体工商户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其发展仍在不断探索中,创业机会多。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对汕头乃至广东创造越来越多的投资和创业机会,就业“蓄水池”功能将不断发挥作用。
杨建波指出,数字经济是一个经济系统,是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去改善经济环境、参与经济活动、创新经济模式、发挥经济动能,形成一个自我完备的运行体系。在这一系统中,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易、互动迅速增长,因此数字经济是多赢经济。汕头要充分利用广东省和东南亚的高校资源,建立健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依据国际市场人才所需调整数字人才培养方向,弥补汕头基础性数字技术人才缺口;建立数字经济国际人才数据库,帮助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数字人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他建议,汕头还需要加大对数字技术的研发和投入,组织东南亚重点高校和龙头企业共同打造数字经济国际创新联合体,增强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可依托5G网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云计算中心等,打造东南亚数字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计算以及数据共享等功能,打造我国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创新发展的重要窗口。
4
产业数字化加速培育比较优势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激发汕头平台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李沛霖表示,在数字技术支持下,汕头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将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同时,汕头特色产业集聚将不断增强数字经济引发的网络效应,有利于更好地培育产业比较优势,构建更为完善的产业链,优化整体产业生态,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李沛霖以“两特”之一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例。目前汕头市从事纺织服装的企业有7000多家,但整体处于产业链底端,纺织服装业技术严重依赖于引进和模仿,在高档纺织面料、先进印染及后整理技术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产品趋同和低价竞争现象较为突出。
“汕头纺织服装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在创意设计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他分析道,数字经济与纺织服装业的融合将为产业带来新技术与新业态,优化产业链研发设计等关键环节。而在政府支持下,产业集聚与数字化发展的双重发力将为汕头纺织服装业打造更完善、更强劲、更具竞争优势的产业生态。
李沛霖还认为,汕头特色产业数字化将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重大转变,产业链实现整体变革,研发设计、品牌打造及营销、生产制造、消费者连接、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多环节不断升级,推动产业实现“质量”和“结构”双重优化”。
事实上,李沛霖的观点,在汕头的多家制造业企业中也得到验证。以广东凯迪服饰有限公司为例,近年来该公司研发和制造适应电商直播快速反应的选品,根据电商下单量及时制定生产任务,目前已建立快速反应供应链模式,所产生的业务量占公司经营份额的30%。龙头企业星辉娱乐通过自主研发智能制造,引入自动化设备,改变了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人工成本下降;同时企业将双色模新技术应用到玩具生产领域,取代了传统的喷漆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技术突破,产品质量整体得以提升,也更符合环保节能标准。
5
滋润“土壤”提高“数字生产力”
“汕头要巩固对数字经济‘土壤’的培育,进一步开发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
受访专家表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大背景下,汕头要以数字化赋能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经济功能性平台建设,促进数字信息共建共享。
杨建波认为,汕头可以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实现跨境电商产业群集聚,数字经济虽然自成一个行业体系,但必须服务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并通过自身的优势整合其他产业和生产要素,进而融合于其他产业和提升要素的生产率。数字经济是其他产业发展和各种资源高效配置的助推剂、融合剂、催化剂、增效剂,但不可以脱离其他产业而独立发展。
杨建波指出,数字经济时代最突出的数字智能技术便是高度的融合特征催生出制造业服务化,尤其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日益模糊,生产性服务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得以突飞猛进。数字信息技术使得传统产业链内的分工个性化与规模化并存,汕头的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等传统产业链分解为多个产业链,且分解与扩张边界主要是延伸出全新的创新生态,最终基于产业链的价值链得以增值。
杨建波认为,汕头要巩固对数字经济“土壤”的培育,进一步开发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实现企业技术、业务、人才和资本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数字生产力。政府可采取相应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于优先转型成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政策优惠。而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以及社会进步,更应该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勇于尝试应用新技术。
李沛霖也认可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最需要人才、资金的支持的观点,他建议政府在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应当同时提供人才引进、资金等方面支持,保证转型效率,市场自由竞争将使得企业加速寻求转型契机和方法以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
6
企业应深化探索数字化应用
“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水平和建设能力有待提高。”
“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但数字化转型从来就伴随着困难和挑战。”王素斌直言,汕头推进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样会面临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能转”“不会转”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水平和建设能力有待提高,数字化转型专业人才缺乏的困难普遍存在,企业或多或少地面临“设备易得、人才难求”的局面,且能提供契合产业特点和需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数量不多,无法满足产业需求。
“要想解决这些困难,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通力合作、协同推进。”为此,她提出建议,龙头企业要深化数字化应用和经验探索,发挥示范杠杆作用,积极构建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发挥行业聚合作用,辐射区域内其他纺织服装、玩具创意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智慧基地、智慧园区;中小企业要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升级”,要通过自身诊断,将现有问题分层级归纳,将投入成本少、实施周期短、转型效果明显的进行优先改造,做好精益生产和数字管理基本功,从采购环节数字化供应链、制造环节可移动机器人等局部入手,以减少劳动强度。
王素斌建议,汕头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明确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路径,加快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巩固先发优势;布局核心赛道,推动数字产业能级跃升,例如绘制“招商图谱”,策划引进高端产业项目和“链主”企业;谋划特色赛道,促进特色优势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引领未来赛道,前瞻布局高端信息服务业,布局推动具有跨境数据传输需求的数字产业,探索建设离岸数据中心试点。
此外,在深汕深度协作背景下,汕头可通过区域产业共建等方式发挥珠三角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协同互补发展态势,重点依托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框架,承接深圳产业外溢,共同推动新基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深圳“设计+”赋能汕头传统产业。
【记者】余丹
标签:
在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上,来自中国工程院、美国国家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的12名中国籍及...
近日凌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路边惊现一只大鳄鱼,路过的民众发现后立即报警。到场的民警联合消防、专业...
7月6日上午,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汕湛高速K23+300(铜盂路段)汕头往广州方向主线发生山体滑坡,滑塌土方...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在遗传、发育、疾病、伤害等主...
7月6日5时许,深圳大鹏公安分局土洋派出所接到有人落海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