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聚焦 > 正文

【世界新视野】父母弃餐馆返乡办农场 儿子大学毕业来接棒

  • 2022-07-22 16:07:40 来源:大洋网

鲜甜爽口的河源水晶梨

入夏以来,位于河源市东源县船塘镇三河村的鲜绿态农场又热闹起来,不少网友自驾车前来这里享受亲自采摘水晶梨的乐趣。


【资料图】

河源市东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松新告诉记者,这个农场在当地远近有名,20世纪九十年代,农场主张伟亮、何丽琴夫妇为了2个儿子的健康成长,主动放弃在东莞经营的餐馆生意,回乡创建农场并带动当地数百户果农大力发展板栗和水晶梨种植。张伟亮的2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又主动放弃在城市的高薪待遇,双双接过父母的“接力棒”。父母与儿子之间演绎出一段“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感人故事,张伟亮、何丽琴的家庭也由此被评为2016年广东省十大“最美家庭”和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

如今,张俊超和张俊浩从父母手中接过“接力棒”后,通过科学管理果园和网络平台销售渠道,为农场创出了一片新天地。

张伟亮何丽琴一家的全家福

父母为不错过孩子成长回乡务农

何丽琴是东源县鲜绿态农场的创始人,1987年她与丈夫张伟亮在东莞一家工厂相识并相爱,婚后不久两人的爱情结晶张俊超出生了,这给夫妻俩带来无数的欢乐。何丽琴称,在孩子9个月断奶后,夫妻俩离开河源返回东莞,张伟亮自己创业在东莞经营一家餐馆,生意越做越红火。勤劳能干的夫妻俩,很快在餐馆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面对日益长大的大儿子和随后出生的小儿子,忙于生意又分身乏术的夫妻俩,越来越意识到孩子教育成长的重要性,他们不想让孩子寄养在老家做留守儿童。1997年,夫妻俩毅然放弃东莞蒸蒸日上的餐饮生意回乡创业,在老家船塘镇三河村投入了10多万元,承包了100多亩的山地办起了果园,并在夫妻名字中各取一个字“丽”和“亮”,给果园取名为“丽亮果园”。

创业之路是艰苦的。起初因缺少资金,张伟亮夫妇亲自上阵,起早摸黑,拿着锄头硬是将满是荆棘的荒山开垦出数十亩的荔枝和龙眼。然而1999年冬的一场霜冻,大部分果树冻死,他们损失惨重。为了让果树能够尽快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张伟亮夫妇经常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科技培训,并最终选定种植水晶梨和板栗为果场主打产品,同时养起了猪、鸡、兔等禽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夫妻俩10多年的辛勤努力,丽亮果场开始有了经济收入。吃水不忘挖井人,通过劳动致富的两人不忘恩情,2009年他们决定成立东源县丽亮板栗专业合作社,发动全村136名妇女种植板栗,并带领镇里上百农户种植果树,以此实现共同脱贫致富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三河村板栗种植面积如今已达到2000多亩。

然而,由于长年累月的劳作,夫妻俩双双出现了骨质损伤和心血管疾病。2014年,由于常年劳作加之年岁增长,张伟亮、何丽琴夫妇相继患病,不能下地干重活,农场一时无人管理运营。而此时,他们的2个儿子也相继长大,并双双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步入社会工作。

兄弟俩合影

儿子放弃城市高薪 接过父母“接力棒”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何丽琴的大儿子张俊超告诉记者,父母当年为了给自己和弟弟创造更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毅然放弃大城市的餐饮生意回乡自主创业。2019年,张俊超大学毕业后在深圳担任部门经理,月薪上万元。然而,当看到父母在老家因常年劳作而患病卧床时,张俊超毅然放弃城市的高薪待遇,回到父母身边,并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开始经营和管理自家的果园。

张俊超称,前几年已在河源市工作的弟弟张俊浩,为了经营农场的延续发展也毅然辞职,返乡与他一起打拼。自此,一个由家庭成员组成的团队正式形成。兄弟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努力改变家乡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渠道,通过科学管理果园和网络平台销售渠道,为农场闯出一片新天地。

“我和弟弟分工负责,一人负责农场的生产管理,一人负责市场营销、品牌推广、文案策划和电商直播。”张俊超告诉记者,他们兄弟俩希望能帮助村民用更科学的方法脱贫致富。返乡不久,张俊超着手农场的品牌建设、商标注册、成立企业、申请专利、产品绿色认证、产品包装重新设计等工作,他还利用大学所学的知识,为农场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随着果园种植的逐年完善和农业事业的发展壮大,张俊超、张俊浩兄弟俩近年将果园改名为“鲜绿态农场”。

让人遗憾的是,由于积劳成疾,2021年1月,张伟亮不幸因心梗去世。不过,这个倾注了张伟亮、何丽琴夫妇20多年心血的家庭农场,有了“子承父业”,目前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农场年收入已超过200万元。通过张俊超、张俊浩兄弟俩开辟的互联网+销售新模式,果园盛产的水果销往全国各地,兄弟俩如今为鲜绿态农场已撑起来一片新天地。

对话

回乡当农民 我们不后悔

记者: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就在大城市闯荡或落根,你们回到农村当农民是否有落差?

张俊超:我们不后悔,虽然有落差,但能在父母身边尽孝,是我们兄弟俩的福分。

记者:你们已成家立业且有了自己的孩子,等他们长大是否也想让他们继续做农民?

张俊超:我们没有这种想法。孩子的未来我们不会去规划和限制,如果他们学有所成,就遵从他们的选择,父母提前的约束和定义不利于孩子成长和身心发育。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蓝天明

标签:

推荐阅读

【世界新视野】父母弃餐馆返乡办农场 儿子大学毕业来接棒

入夏以来,位于河源市东源县船塘镇三河村的鲜绿态农场又热闹起来,不少网友自驾车前来这里享受亲自采摘...

今日热文:深圳拟修订人才工作条例

记者日前从深圳市司法局获悉,深圳正在修订《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以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质量,...

天天要闻: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广东分会场活动在穗举办

7月21日,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在京开幕。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在穗举办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广东分会场活动。

【快播报】微信群里找“客服”买手机,付款后被拉黑?这种诈骗当心!

现如今,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消费方式,但是也成为了许多不法分子的行骗手段。这不,广东一女子在微...

环球最资讯丨举报偷渡、走私有奖!广东公安已发放奖金500余万元

7月21日上午,广东省公安厅召开广东省反偷渡反走私联合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5名近期举报偷渡走私...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公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助学扶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