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阳江的海陵岛上,有一座造型非常独特、外表似起伏的波浪的建筑,这就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面展陈的既有“南海I号”沉船,也有从沉船中发掘的众多文物。其中的青釉菊瓣纹盘,体现了南宋时期南方民窑青瓷生产最高的工艺水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感受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相关资料图)
面朝大海的方向,五个大小不一的椭圆体连环相扣,整体既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鸥,这里就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内保存的“南海I号”是迄今为止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发现文物最多、保存较完整的古代沉船。一起走进博物馆,走进那一段惊艳了时光的历史。
在博物馆的核心展区就是800多年前的沉船,船体保存较为完整,仅艏艉稍有残缺,残长22.1米,宽9.35米。“南海I号”的发掘、保护和展示同时在这里进行,船体的发掘保护工作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实现了保护性发掘和实验室考古紧密结合,这样集发掘、保护、研究、展示于一体的考古现场是世界首创。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保管部文保专家 张玄微
这个系统是做喷淋验证实验的,因为我们这套船体将来保护也是采用这套喷淋的办法来做,持续时间大概要十到二十年时间,持续这么长时间,长期喷淋是不是会对船体造成损伤,这个系统就是来验证喷淋方案是否合理。
1987年,“南海I号”沉船意外被发现,经过多次大规模水下探摸和局部试掘工作之后,2007年12月22日,“南海I号”以整体打捞的方式成功出水,并正式入驻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通过考古人员的研究,确定“南海I号”为我国宋代的一艘沉船,距今已有800多年,船内的文物品多达18万件。
这是一件来自南宋时期浙江龙泉窑系的青釉菊瓣纹盘,通体施青釉,釉质厚重而莹润,仿佛在盘子中间盛装了水。
而盘子内壁刻有不同圈层的菊瓣纹,整体看起来像是一朵盛开的菊花南海,体现了南宋时期南方民窑青瓷生产最高的工艺水平。800多年前,它原本要搭乘“南海I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讲解员 梁成座
它外围圈层的一些菊瓣,有一条相较于其它而言是偏短的,这是当时的工匠因为预留剔刻的空间不够而做的妥协,当我们在赏析这些菊瓣纹的时候,仿佛正在与这名工匠进行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
“南海I号”出水的瓷器主要是当时南方著名窑口的产品,大部分源自江西、福建和浙江。即使是民窑,其中也不乏精品。
大量的瓷器沉没在海面下20米深处,被1至2米深的淤泥所覆盖,天然密封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海水和海底微生物的腐蚀。时至今日,这些瓷器仍然闪闪发光。
△这个大块头就是“南海I号”出水的碇石,也就是船锚的一个部分,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讲解员 梁成座
碇石的作用是增加船锚的重量以及平衡锚的结构,“南海I号”发现的这件碇石长度有3.1米,重840多斤,是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形体最大最重的宋代碇石。在古代的造船当中,碇石的长度和这个船的长度会形成一定的比例,大概是10 : 1左右,通过它的长度以及船的长度去核算出“南海I号”的完整长度应该会在31米左右。
宋代以后,对外贸易重心由西北陆路向东南海路转变,贸易对象包括东南亚、南亚和西亚阿拉伯地区。专家考证,根据“南海I号”的船型和出水文物判断,这艘沉船出发地应该是泉州,驶向南亚和西亚地区,这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线之一。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 田国敏
宋代古人的这种一心向海、联通世界的努力,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当代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和动力。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其实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扩展延伸,是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为历史背景,是有历史依据在那里面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来源:CCTV4《中国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标签:
在广东阳江的海陵岛上,有一座造型非常独特、外表似起伏的波浪的建筑,
8月10日,“谁是创业+”南海港澳青年就业创业交流活动启动仪式暨港澳青
与病魔抗争19年,今年高考获得532分的好成绩,河源市龙川县重度脑瘫女
8月9日下午,广东省碳普惠创新发展中心携手澳门低碳发展协会举办合作签
8月10日,在位于广东“凤城”的磁浮旅游专线铺轨施工现场,随着中铁十